法院何时收取原件?
绍兴越城律师
2025-05-03
法院在处理案件时,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收取证据的原件。在民事诉讼中,如果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是副本或复制品,而对方当事人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时,法院可能会要求提供原件以便进行核实。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证据对于案件结果至关重要时。例如,在涉及合同、协议或其他书面文件的案件中,如果复印件的内容被对方质疑,法院可能会要求提交原件以验证其真实性。此外,在某些情况下,如证据可能被篡改、丢失或损坏,法院也可能会收取原件以妥善保存。在刑事诉讼中,如果证据的原件对案件的侦破或定罪具有关键作用,法院同样可能会要求提交原件。需要注意的是,并非所有情况下都需要提交原件,只有在证据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受到质疑时,或证据本身具有特殊重要性的情况下,法院才会收取原件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第七十五条:当事人提出证据,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交。对涉及国家秘密、商业秘密的证据,应当予以保密。书面证据原件自律地由当事人自己保存,除专利权属证明书等有特殊规定外,其他书面证据均可提交复印件、照片或者其他复制件。涉及金额的,以人民币为单位,应当注明元、角、分。当事人提供电子证据时,应当提供电子证据的_metadata_和_内容_的复制物,并说明获取途径和保存方式。对不能自己保存的证据,可以申请法院先予保存或者取缔。在诉讼过程中,当事人提供的书面证据、实物证据由法院保管,其他证据材料由当事人自行保存。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〉的解释》第一百五十条:当事人在诉讼中可以提出电子证据,但应当按照规定提供其_metadata_和_内容_的复制物,并说明获取途径和保存方式。对电子证据的真实性有争议的,法院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原始数据或者采取其他适当方式进行验证。当事人在诉讼中提交的书面证据、实物证据由法院保管,其他证据材料由当事人自行保存。
下一篇:暂无 了